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货币M1、M2和M3的规模和结构

中国各货币层次的规模

中国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情况如表1.1所示。可知,1991年末,中国M1M2分别为8633.3亿元和19349.9亿元,到2011年底,M1M2已经分别达到289846.59亿元和851591.81亿元,M1M2的规模均扩大了三倍多。相比而言,新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31991年的19502.24亿元增至2011年的1066172.97亿元,二十年之间增长了5倍多,增长速度更快,数量更为庞大。可以明显看出,从绝对量上来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3的规模越来越大。这点也可以从图1.1和图1.2中很明显的看出。

1.1  中国货币供应量M1M2M3情况(单位:亿人民币)

年份

M1

M2

M3

1991

8633.30

19349.90

19502.24

1992

11731.50

25402.20

26570.60

1993

16280.40

34879.80

38368.07

1994

20540.70

46923.50

50620.59

1995

23987.10

60750.50

64262.52

1996

28514.80

76094.90

86018.03

1997

34826.30

90995.30

108613.46

1998

38953.70

104498.50

124104.11

1999

45837.00

119898.00

146581.70

2000

53147.15

134610.26

183188.66

2001

59871.59

158301.92

202356.30

2002

70882.11

185007.29

223592.81

2003

84118.57

221222.82

263967.09

2004

95970.80

253207.70

290482.23

2005

107278.80

298755.70

331088.99

2006

126035.10

345603.60

434604.38

2007

152560.10

403442.20

729235.97

2008

166217.13

475166.60

595270.81

2009

221445.81

610224.52

854966.50

2010

266621.54

725851.79

991773.61

2011

289846.59

851591.81

1066172.97

说明:(1M1M2来源于锐思数据库;(2M3=M2+股票市值,市值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

沈晗耀的新广义货币论(续三)之中国分析

1.1  中国1991-2011年货币供应量M1M2M3情况(单位:亿人民币)

通过与名义GDP的比值,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1)从数量上看,相比货币供应量M1M2的数值,M3规模巨大;(2)从变动趋势和波动范围上看,相对M1M2M3的波动更大。如图1.2所示。

沈晗耀的新广义货币论(续三)之中国分析

 

1.2  中国1991-2011M1/GDPM2/GDPM3/GDP的变动情况

从表1.2中可知,M1GDP的比率和M2GDP的比率比较稳定,M1/GDP的波动范围为0.4~0.6M2/GDP的比值在19902010年期间最大值为1.80,最小值为0.89。而M3GDP的比值在19912011年这二十年间变动较大,波动范围则是从0.90~2.74

1.2  中国1991-2011年的M1/GDPM2/GDPM3/GDPM4/GDP情况

年份

M1/GDP

M2/GDP

M3/GDP

1991

0.3994

0.8951

0.9021

1992

0.4404

0.9536

0.9975

1993

0.4608

0.9871

1.0859

1994

0.4262

0.9736

1.0503

1995

0.3946

0.9993

1.0571

1996

0.4006

1.0691

1.2085

1997

0.4410

1.1522

1.3753

1998

0.4615

1.2381

1.4704

1999

0.5111

1.3370

1.6345

2000

0.5357

1.3568

1.8464

2001

0.5460

1.4436

1.8454

2002

0.5891

1.5375

1.8581

2003

0.6193

1.6288

1.9435

2004

0.6003

1.5838

1.8169

2005

0.5801

1.6154

1.7903

2006

0.5977

1.6389

2.0610

2007

0.5739

1.5178

2.7434

2008

0.5293

1.5131

1.8955

2009

0.6496

1.7900

2.5079

2010

0.6640

1.8078

2.4701

2011

0.6129

1.8009

2.2546

说明:(1M1M2M3数据为表1.1中的数据;(2GDP数据来源于锐思数据库。

 

2 中国M3的结构分析

从中国货币供应量各层次的统计口径可知,M3M2之间的差额被定义为股票市值,代表的是资本市场的货币流通情况,用Mc表示。Mc呈递增趋势,从1991年的152.3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214581.16亿元。 

Mc反映的是资本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形成的流动性,M3M2之间的差额日益扩大是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市场(股票市场)不断发展的结果。 

由于货币供应量各个层次的统计口径和统计范围不同,表示的是不同层次的流动性情况,对应的货币需求的侧重点也不相同,所以通过货币供应各个层次和结构之间的比率关系可以反映经济中的各个层次流动性的情况以及公众货币需求的改变。表1.3显示的就是从19912011年中国各个层次货币供应量之间相互占比情况。

其中,M2/M3Mc/M3比值分别表示在广义货币供应量衡量的流动性中传统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和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所占的比重大小;

从表1.3中可以看出,M2/M3比值在2001年之前一直是不断下降的,Mc/M3的数值从1991年到2001年都是一直在持续上升的。M2/M31990年的0.99下降到2001年的最低值0.78,同时,Mc/M31990年的0.01 增加到2001年的0.22而从2000年开始,M2/M3Mc/M3的波动变的不稳定,时升时降,但是Mc /M3的比值大多数在0.2左右。

1.3表示的是M3中的M2Mc的构成情况,从M2McM3中所占比率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11991-2001年,中国的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发展稳定,形成的流动性持续不断的在增加,比传统的银行系统发展要快很多。(2)进入21世纪后,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得不稳定,频繁出现波动。

1.3  中国货币供应层次结构比率变化表

年份

M2/M3

Mc/M3

1991

0.99

0.01

1992

0.96

0.04

1993

0.91

0.09

1994

0.93

0.07

1995

0.95

0.05

1996

0.88

0.12

1997

0.84

0.16

1998

0.84

0.16

1999

0.82

0.18

2000

0.73

0.27

2001

0.78

0.22

2002

0.83

0.17

2003

0.84

0.16

2004

0.87

0.13

2005

0.90

0.10

2006

0.80

0.20

2007

0.55

0.45

2008

0.80

0.20

2009

0.71

0.29

2010

0.73

0.27

2011

0.80

0.20

说明:该表格是根据表1.1中的M1M2M34计算所得。

沈晗耀的新广义货币论(续三)之中国分析

1.3  中国1991-2011M3的构成情况

 

综上所述,通过对M2M3相互之间的结构比率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很清楚的得到:随着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资本市场(股票)的货币流通创造的流动性不断增加,在社会流动性总量中占相当比重。中国的Mc/M3只有20%,远低于美国的80%,这表明:不像美国证券资本市场,存在发展过度的倾向,中国的证券资本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话题:



0

推荐

沈晗耀

沈晗耀

6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

文章